重庆万州“十四五”将建成轨道上的“半小时万达开”--行业要闻--资讯--路桥网
推广 热搜: 路桥  施工  地铁  路面施工  山西  江苏  沥青混凝土  工程  湖北  机械 

重庆万州“十四五”将建成轨道上的“半小时万达开”

   2022-02-22 重庆日报杨永芹0
核心提示:2月21日,来自万州区交通局消息称,十四五时期,万州区交通建设规划投资将达到370亿元,加快形成以五高三普铁路、一环六射一联线

2月21日,来自万州区交通局消息称,“十四五”时期,万州区交通建设规划投资将达到370亿元,加快形成以“五高三普”铁路、“一环六射一联线”高速公路、“二客六货”港口、4D机场为主体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到2025年基本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2月18日,万州城市环线高速公路新田至高峰段,关键控制性工程新田长江大桥主体工程全部完工。记者 谢智强 摄

 

370亿元投资将投向哪些项目?会带来什么成效?记者采访了万州区交通局相关负责人。

铁路:形成“半小时万达开”

根据规划,万州境内今年将有郑万高铁(郑渝)、新田港铁路集疏运中心专用线建成投用。同时,渝万、成达万高铁等在建项目也有望在“十四五”期间竣工。届时,轨道上的“半小时万达开”格局将形成。

同时,今年有望开工渝西高铁,“十四五”时期将力争开建达万铁路扩能改造、长垫梁万铁路等项目。万州北站节点工程、万州火车站扩能改造、新田港货运站建设和万州北站扩建工程等项目也将在今年加快推进。

到2025年,万州区将力争形成“五高三普”铁路,即已建成的渝万城际铁路,以及郑万高铁(郑渝)、渝万高铁、成达万高铁、渝西高铁等5条高铁;达万铁路、宜万铁路和扩能改造的达万铁路共计3条普铁。

公路:实现万达开“1小时通勤”

到2025年,万州力争形成“一环六射一联”高速公路网,实现万达开公路“1小时通勤”,加快推动万达开一体化和万开云同城化建设。

“一环六射一联”高速公路网指城市外环高速,万梁(梁平)高速、万云(云阳)高速、万开(开州)高速、万忠(忠县)南线高速、万利(利川)高速、G5012万州至开江高速公路6条射线高速,以及开州经万州至梁平联线高速。

今年底,万州将建成高峰至新田段高速公路连接线,形成万州区80公里的城市外环高速公路。“十四五”末,恩广高速万州至开江、开州至万州至梁平高速有望建成通车。

同时,万州将在“十四五”时期尽快启动G42沪蓉高速分水至高梁段优化改直项目,力争启动万州至巫山南线高速,江口至龙缸至万州至利川高速等项目。

在普通公路方面,万州力争到2025年实现危险路段安防设施全覆盖,具备条件的建制镇乡通三级公路比例达到85%以上,村民小组通畅率达到100%。

水运:建成重庆第二大枢纽港

万州地处三峡库区腹心,长江黄金水道的运输优势和港区优势十分突出。根据规划,力争到2025年,万州区港口客货运年吞吐能力分别达到800万人次和6000万吨以上,基本建成三峡库区航运中心和重庆第二大枢纽港。

“十四五”时期,万州将全面推动新田港一期高效运营,加快新田港二期建设、鞍子坝客运作业区升级改造,加速推进桐子园码头升级改造;开工小周和溪口作业区,启动猴子石危化品搬迁,适时优化调整红溪沟码头和江南沱口码头功能。

民航:力争开通航线50条以上

民航方面,力争到2023年,万州机场改扩建以及T2航站楼完成。同时,在“十四五”时期完成航空枢纽4D改造。

万州还将加快完成4E级干线机场总规修编,提升航空服务能级。到2025年,万州机场力争开通运行国际国内航线50条以上,旅客吞吐量超过25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3600吨。

物流:打造多式联运中心

在构建物流体系方面,万州将通过水运、铁路和公路打造区域性多式联运中心。

“十四五”时期,万州将稳定运行蓉(成都)万、达(州)万、西(安)万物流通道,常态化运行万州港“水水中转”集装箱班轮、沪渝直达快线万州班轮,开行万州港—果园港—钦州港江铁海联运班列,争取开行万州—防城港公路冷链物流专线。

万州港区将建设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力争开通万达开公水联运专线。到2025年,万州基本形成“一带一环”物流发展空间格局和“一枢纽四园区多末端”物流体系布局,全社会物流总额达到2000亿元。

“一带”即沿江绿色物流产业带,“一环”为城市物流多式联运功能组织联络环。“一枢纽四园区多末端”是指以新田物流枢纽(核心)和三峡综合物流枢纽(辅助)为1枢纽,以董家物流园、空港物流园、姜家物流园、小周物流园为4园区,城乡末端配送网点为多末端。

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信息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津ICP备20006083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5021002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