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倾力打造“绿色交通”纪实--行业要闻--资讯--路桥网
推广 热搜: 路桥  施工  地铁  路面施工  山西  江苏  沥青混凝土  工程  湖北  机械 

贵州:倾力打造“绿色交通”纪实

   2017-05-28 中国路桥网0
核心提示:  十二五期间,贵州交通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交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官,过去五年为全省产业发展、城镇建设、民生改善等方方面
   “十二五”期间,贵州交通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交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官’,过去五年为全省产业发展、城镇建设、民生改善等方方面面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厅长王秉清说,“十三五”期间,我们要以构建贵州立体交通、绿色交通为前提,最大程度地发挥交通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效应和作用,助力贵州同步小康提速奋进。

  在贵州,交通运输系统一直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贯穿于交通建设和发展全过程,争做贵州绿色发展的“先行官”。

  2016年,贵州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取得明显进展:4个绿色低碳试点示范项目有序推进;全省清洁能源、新能源公交车总量达6682辆,占公交车总量的77.5%;LNG燃料动力试点船舶已投入使用;全省普通国省道大中修工程路面旧料回收率达95%,循环利用率达70%;全省高速公路隧道节能型灯具应用整体覆盖率超过70%……

  让每个人都能在青山绿水间体验如诗如画的出行感受,是贵州交通人的责任和使命,贵州交通运输行业正在全力构建绿色循环低碳体系,寻求行业转型升级新突破。

  建设 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始终

  2016年12月28日,正式开通营运的盘县至兴义高速公路,是我省首条“绿色公路”,同时被交通运输部列为“绿色示范公路”项目。

  2015年,盘兴高速公路被列为交通运输部绿色公路创建项目,共选出34个重点支撑项目,为全国公路在绿色低碳方面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和养护全过程提供思路,树立典范。

  为了不破坏良田和生态环境,为后期的绿色营运腾出空间,该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曾多次反复选线。除实施节能建筑、节能照明、污水处理回用、生态景观建设等绿色服务区建设项目外,还从理念上超前规划设计,所有服务区均预留加气站、充电桩等配套设施。部分隧道采用智能光伏隧道照明系统,融合自然光照明、太阳能光伏发电等多项节能技术,建设期间零输变电建设费用,运营期间零电费开支、零碳排放

  处处“绿意盎然”的盘兴高速公路,是贵州大力发展绿色交通的一道缩影。

  近年来,贵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推进的同时,节能环保管理体系也在同步建立,有力推动了交通行业节能环保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部分领域和区域节能环保工作成效显著,为推动行业绿色发展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贵州省绿色交通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从2014年至2017年,力争通过4年努力,建立起体系系统完整、制度可行有效、制度间协调融合的绿色交通制度体系,促进行业的转型升级。

  从理念到实践,贵州交通建设锁定绿色、节约、循环、低碳等关键词,步步践行。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始终以资源节约、能效提高、排放控制、环境保护为目标,深入实施“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绿色管理、绿色运输、绿色出行”五个专项行动。

  绿色公路是绿色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贵州将道真至瓮安高速公路、盘县至兴义高速公路打造成为绿色低碳高速公路,从前期规划、建设过程,再到后期运营管养,把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贯穿始终。通过应用施工期集中供电、材料循环利用、耐久性路面应用、施工机械油改汽、节能照明等技术,提高了公路施工和营运期间的能源利用效率。

  加强隧道节能照明技术的应用,探索采用新型节能光源LED灯。通过不断研究攻关,有关建设单位对LED灯技术进行优化升级,采用分级调光、数字调光等技术,缓解了LED灯具的光衰问题,发布了《高速公路隧道LED照明调光控制技术指南》,使LED照明比传统照明技术节能45%。

  在高速公路建设中,贵州始终以“最小程度的破坏和最大限度的恢复”为基本原则规划路线,有效绕避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等。同时,在公路沿线实行生态保护和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最大程度降低对生态环境、野生动植物和水生生物栖息地的破坏,有效消除了沿线地质灾害隐患,避免水土流失。

  节能减排科研课题研究方面,贵州省交通部门开展了《山区高速公路隧道节能技术研究》、《贵州省山区公路现场冷再生与重复冷再生技术应用研究》等一系列研究工作,重点解决了路面材料再生循环利用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如今,沥青路面材料的循环使用率超过了90%,全省国省干道和农村公路建设均在推广使用循环沥青路面。

  在国省干道与农村公路建设中,结合当地生态环境,打造“交通+大生态+旅游”模式,将道路与景观结合,以旅游带动贵州农村经济发展,助力实现全面小康。

  2016年,贵州省4个绿色交通示范项目中,贵阳、遵义2个绿色交通城市和道安、盘兴高速两条绿色公路获节能减排奖补资金7553万元,带动节能减排项目投资57.28亿元,实现节能量68299吨标准煤,替代燃料198538.9吨标准油。

  按照贵州省绿色公路行动计划,到2020年,要形成独具特色的贵州绿色公路技术体系、标准体系和品牌,公路钢结构桥梁与房屋建筑的设计、制造、施工、养护技术成熟,技术标准体系完备,建成一批绿色公路和钢结构桥梁示范工程,全省公路建设与运营阶段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环境友好度明显提升。

  运营 借力大数据发展绿色交通

  作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担负着探索大数据应用创新、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实验任务。

  对传统运输行业而言,以“互联网+”引领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依托“大数据”发展战略,贵州交通运输行业寻求新突破,在交通建设不断刷新历史的同时,质与内涵也在同步提升。

  “智慧交通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大数据实现互联互通、推动交通发展,能为更多人提供全流程、高质量、多内容、更便捷的服务。”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厅长王秉清说。

  “智慧交通为贵州绿色交通建设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省交通运输厅科教处处长康厚荣说。

  打造绿色低碳的交通运输行业体系,首先要从“理念”上转型升级,应用信息化手段,减低人力投入,提升管理水平,最终减少排放,促进绿色低碳体系。

  如今,绿色交通在贵州随处可见。

  贵州实现客运站联网售票后,通过对票源、不同的假期、时间段、人员的聚集情况等数据进行分析,就可以进行车辆的调度,充分利用好车站车辆,减少车辆空置率,在提升服务的同时,降低了能耗。

  近年来,贵州不断加强ETC车道的改造新建,不仅提高高速公路的通过效率,缓解收费站拥堵现象,还减少了车辆排队通过收费站产生的油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据统计,ETC可使燃油消耗平均降低20%,二氧化碳排放减少约50%。

  目前,贵州高速公路重要路段、事故多发路段、服务区等监测和气象设施实现100%覆盖,主要城镇出入口收费站ETC覆盖率达到100%,实现ETC全国联网,实现ETC卡在高速服务区、公交出行等方面的应用,拓展ETC卡第三方支付业务商户2000多家,与货车帮等物流企业合作,创新ETC卡发卡方式,2016年共发卡83万张,累计发卡133万张。

  道安高速公路(也称道瓮高速公路)是G69银百高速贵州段,是遵义市骨架公路规划“5492”网的第二纵线。其建设过程中,充分采用施工监测与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工程状况实现实时管理。据道瓮高速总工王建国介绍,基于现代互联网技术的项目综合业务管理信息平台,在减少重复劳动、避免资源浪费、提高管理效率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道安高速的运营管理,还研发了公众服务及低碳运营指示系统,可为出行者提供出行前、出行中的信息服务,服务范围更广、质量更高、内容更丰富、时效性更强,从而提高公众出行满意度,节约公众出行时间,缓解出行压力。

  信息化手段有效提高了盘兴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效益。建设过程中,拌和站的沥青采用严格的数据管理系统,拌和温度、出厂温度、摊铺温度以及压实温度等数据实时采集,推动了管理更加精细化,减少人力统计数据的投入;在司家寨隧道,高清视频监控系统自带的报警系统,让隧道里发生的任何异常情况都能及时反馈,提高运营和管理效率。

  “当前,我们正在谋划无人驾驶技术在城市公交车上的应用。”康厚荣说,将打算通过大数据,引入智能辅助驾驶,对公交车以及信号灯进行无缝连接,将无人驾驶技术应用于贵阳市中环路BRT,减少人员投入,减低碳排放量。更重要的是,通过推广绿色交通技术,让绿色交通理念深入人心、绿色出行融入群众生活,推动贵州绿色交通建设迈上新台阶。

  链接>>

  打造绿色交通,贵州这么做:突出绿色设计、强化绿色施工、严格绿色管理、推动绿色运输、引导绿色出行;

  打造绿色交通,贵州要实现

  1.交通运输能耗明显降低。全省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内河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内河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逐年下降;全面推广使用高速公路隧道LED灯,基本实现ETC全覆盖,大幅提升客车ETC使用率。

  2.清洁能源利用明显提升。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和液化天然气(LNG)新型公交车;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利用在公路系统取得突破。

  3.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全面推广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使用,大力提升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回收率和循环利用率。

  4.交通环境影响明显改善。全省营运车辆、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CO2排放明显下降;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产生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降低;交通噪声污染降低,公路沿线径流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5.绿色出行推动明显增强。增加大中型以上城市出行方式,提高全省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

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信息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津ICP备20006083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5021002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