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全国公路养管谋篇布局--路桥管养--资讯--路桥网
推广 热搜: 路桥  施工  地铁  路面施工  山西  江苏  沥青混凝土  工程  湖北  机械 

“十三五”全国公路养管谋篇布局

   2016-04-11 中国路桥网0
核心提示: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公路局长座谈会上,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公路局的主管领导和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对稳步推进公路体制改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公路局长座谈会上,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公路局的主管领导和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对稳步推进公路体制改革、优化路网结构、推动养护市场化改革、智慧路网体系建设、车辆超限运输治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与会代表结合本省实际,分析目前公路养护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找出问题,交流经验,积极为“十三五”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建言献策。本期报道特选取讨论热烈的三大焦点问题,集纳了部分省(区、市)代表的观点与建议,以飨读者。

  焦点一: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提出,“十三五”期要推动公路养护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现代养护模式的特点是什么?如何推进这一转变?

  北京

  实现养护资源充分利用和节约化管理

  推动公路养护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是满足公众对公路新期待的需要,是公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实现现代养护,要逐步推进养护转型、管理升级,实现养护资源的充分利用和节约化管理。

  养护决策科学化。注重全寿命周期养护理念,统筹考虑路况水平、服务水平、资金投入等因素,结合道路使用年限、交通量、病害类型,选取最佳时间,对最需要实施养护的路段,采取最恰当的养护措施,提高养护资金的使用效率。

  养护管理标准化。进一步完善日常养护标准,规范养护作业流程,强化效果考核模式,制定养护工作的管理办法、技术规范、质量评定标准等,合理确定日常基础养护投入。

  施工作业机械化。在日常养护中,提高机械养护水平十分重要,可以通过养护科技创新,改善机械适应能力,提升机械使用效率,加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的推广使用。

  日常养护专业化。在积极推进公路养护大道班建设的同时,结合区域路网分布特点,按照养护作业内容,整合道班养护、应急、服务功能及资源,打造专业化养护体系。

  应急保障高效化。公路管理部门可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业务信息协同管理。充分利用视频设施,加强应急抢险远程调度指挥,实现快速化、可视化。加强应急抢险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与养护保障能力。

  江西

  全寿命周期理念建养公路

  现代养护的核心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绿色生态、协调发展;要打造高品质工程,注重全方位养护、智能化管理、多样化服务、科学化决策,以全寿命周期的理念来建设养护公路。

  “十三五”期,公路养护管理如何转型升级?关键是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五个发展”。 

  深化改革,实现创新发展。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化公路体制机制改革,特别是深化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投融资机制改革、养护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要素配置,增强发展后劲;创新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提升行业监管和服务能力;应突出科技创新驱动作用,积极推进新材料、新工艺等的运用。 

  统筹兼顾,实现协调发展。既要加大公路精准扶贫力度,促进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又要统筹兼顾国省道和农村公路,促进路网内不同层级公路的协调发展;既要推进公路建设、养护、管理、服务之间的协调发展,又要促进公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等工作的协调发展。

  注重环保,实现绿色发展。坚持环保优先、节约优先的原则,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的生产方式,形成资源消耗少、能源资源利用效率高、废弃物排放少的生产和消费体系。

  加强合作,实现开放发展。坚持开明开放办公路,广泛听取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深化各省(区、市)公路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构建全方位开放的格局。

  以民为本,实现共享发展。把满足人民群众对公路的多方面需求作为最终目的,在公路工作的各个方面体现对人的关注,体现人性化的要求,注重公路安全性、方便性、舒适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青海

  从适应发展向引领发展转变

  目前,青海省养国省干线公路达8411公里,一线养护职工3352人,无论是公路养护管理的理念、模式还是技术装备,青海省都远远滞后于养护的实际需求。“十三五”期,青海省公路管理部门将着力补齐本省公路养管的“短板”,推进公路养护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

  完善制度,打好基础。青海省将进一步修订完善公路养护工程管理办法、养护定额和标准、养护施工作业流程,制定切合本省实际的《公路病害手册》、《养护技术手册》、《小修保养作业规程》等标准化文件,形成一套较完善的公路养护管理标准及技术指南,使全省的养护管理更加规范化。

  人才兴路,科技兴路。青海省各级公路管理机构将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复合型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发挥专业人员的力量优势,增强养护队伍活力,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资源保障体系;逐步加大养护机械设备的配置和更新,着力培养机驾人员,改善机械化养护程度较低的现状,提高机械化养护水平。

  养护现代化,方式多样化。多年来青海省有序推进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下一步将不断探索市场化养护、内部承包养护、青南地区季节性流动养护等养护方式,按照养护管理“五化”的要求,加快从适应发展向引领发展转变,逐步推行公路养护生产的市场化。

  决策科学,养护有道。“十三五”期,青海省将积极开展典型病害诊断技术和典型病害发展规律及养护技术应用效果的研究,加强对桥梁、路面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依托路面管理系统和计算机技术,发展有效的养护科学决策专家系统,初步建立以路况水平、病害成因、技术方案特点、服务水平和资金需求等因素为依据的公路养护科学决策体系,逐步提高公路养护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和养护资金使用效率。

  焦点二: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如何推动公路行业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公路养护科学转型和公路服务全面升级?

  上海

  促进综合交通体系深度融合

  对于公路养护管理而言,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要解决的是“改什么”的问题。

  提高公路通行效率,注重补齐公路基础设施的供给短板。比如说优化路网功能布局,打通断头路、提高路网局部连通性,加强施工交通组织方式的精细化管理等。

  降低公路服务成本,深入研究制定加强收费公路管理、降低收费标准、促进收费公路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和政策措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便捷的公路出行服务。 

  提升公路服务品质,提高人民群众对公路服务的满意度。上海虽然地域小、土地紧张,但还是想方设法尽力完善服务设施,目前正尝试在普通干线公路沿线,与属地政府联建休息区,提供停车、观景、如厕等服务,改善司乘人员的出行体验,让公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注重公路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协调发展。对上海这种特大型城市来说,经过多年发展,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综合交通体系架构基本建成,公路养护的转型升级不能跳脱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这一大框架,要树立大局观念,注重协同发展,促进深度融合,优化各类交通方式的网络布局和有效衔接,统筹资源集约利用,全力提升综合交通体系功能和效率。

  重视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化市域空间布局,合理配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并向郊区倾斜,切实改善郊区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从而更好地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完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管养现状,全面提高农村道路服务水平。

  湖南

  利用互联网推进养护信息化建设

  以问题为导向,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改变传统养护模式,生产组织由低端、落后转变为科学、先进,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集约型转变,实现由传统养护向现代养护转型升级。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监测覆盖全方位、反应处置及时、服务细致周到,推进服务升级。 

  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一方面,培养一支高素质队伍,定期对养护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一线职工的技能水平,建立合理的人才结构。另一方面,完善管理体系,健全制度,规范工作行为,适应现代养护管理要求。与此同时,加强服务设施、安保工程、应急服务等硬件上的能力建设。

  理顺体制机制。通过法律手段来明确各级公路局的法律地位,厘清事权等制约养护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各省公路部门管理机制进行了改革,但是制约公路养护事业的瓶颈还未彻底消除,如资金投入、事权不清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需要对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 

  大力推进“四新”技术。通过“四新”技术的推广,提高资金的效益和养护成效,同时提高养护管理水平。在养护转型上,要从粗放向精细、被动向主动、管理向管养并重、周期阶段性服务向适时恒定性服务转变。同时,优化存量,提升服务水平,通过加大对存量的投入,完善公路设施,拓展公路服务内涵,提高公路服务水平;通过创建养护示范路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公路的养护水平和路域环境。

  福建

  扩大公路有效和中高端供给

  “十三五”期,福建省公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在于减少公路的低端供给,扩大公路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加快新一轮国省干线建设,重点推进县与县快捷连通、重要路网贯通、断头路打通的建设项目;有序推进过境公路建设,着力解决交通拥堵和瓶颈路段;加快一级公路和快速通道建设,提高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优化路网结构,满足快速增长的民众出行需求;加大国省道路面改造力度,完善安全管理服务设施,保障和提升公路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大农村公路支持力度,加快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为精准脱贫、扶贫提供支撑,实现城市与农村均衡发展。 

  在公路养护转型方面,公路管理部门将贯彻落实福建省普通专养公路标准化养护指南,按照“三化五优”公路养护标准化要求,在国道上全面推进实施养护标准化;科学配备养护机械设备,进一步提高公路养护机械化水平;落实普通公路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建设实施工作意见和考评标准,巩固和提高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同时,将以“一网络、一中心、三体系、四平台”为总体框架,推进全省“智慧公路”信息化建设。为此,福建省公路管理部门将升级改造省市级路网平台,整合公路各业务系统,构建普通公路大数据中心;完善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继续构建覆盖干线交通繁忙路段、重大桥隧构造物和灾害易发路段的信息发布网络,增设可变情报板、广播等交通信息发布设施;加强实时路网运行状态监测,整合全省监测设施。 

  福建省还将在提升出行服务水平上下功夫,通过加大服务设施建设力度,重点围绕构建“服务区、养护管理站、便民服务点”三大出行服务支点,大力发掘路网及配套服务潜力,打造温馨公路驿站,为公众提供良好的在途服务、中途补给服务及应急救助服务等,满足公众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焦点三:“十三五”期,公路发展如何调整思路,在五大发展理念的引导下聚焦发力,取得新的成效? 

  广东 

  完善燃油消费税使用管理制度

  建议出台国家层面的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指导意见。由于公路发展涉及各级政府的事权、财权,建议出台国家层面的指导意见,结合国省干线公路的功能特点,促进建立起有利于国省干线公路均衡、协调、高效发展的事权划分和管理体制,清晰各级公路管理机构的定位和职责,建立与事权体制相对应的资金支出责任及资金运行监管体制,完善公路养护管理质量监管制度和养护运行机制,探索和创新养护服务供给模式。 

  完善燃油消费税用于公路发展的使用管理制度。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之后,地方公路资金的来源、拨付和使用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国家对成品油燃油消费税的使用管理未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目前,不同省份地区对中央转移支付的这部分公路专项资金的管理模式各不相同,同一地区不同部门间对这部分资金的拨付和监督管理模式也存在不同的意见。以广东省为例,由于公路专项资金的审批拨付由财政部门负责,交通运输及公路管理部门虽然是公路行政管理主体,但实际难以对这部分资金的拨付使用进行必要管理和调控,对干线公路建设的规划实施和养护计划落实造成了不利影响。建议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以充分保障地方公路专项资金规范、合理使用。 

  江苏 

  养管资金财政投入和增长机制需明确 

  建议建立地方公路养护管理资金的财政投入和增长机制。以江苏为例,截至2015年年底,江苏省普通国道里程为2732公里,国道网规划调整后的里程约为5400公里。国道里程大幅增长,建管养压力日趋增大,地方公路机构的职能定位、资金保障和人员编制急需配套调整。为此,建议推进地方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并建立相应的养护管理资金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 

  公路法制建设应进一步完善。目前《公路法》自修订执行以来已有十多年。随着外界形势的变化和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尤其是公路交通发展主要矛盾的转变和发展阶段的调整,《公路法》亟待完善。以江苏为例,随着江苏省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的推进,农村公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超限治理难度也在加大,特别是有大量的农村公路桥梁,建设主体多元,管养职责不清,安全风险突出。建议通过修订《公路法》,从法律法规层面进一步界定责权划分,增加对国省道、农村公路安全保障方面的规定。 

  建议出台“智慧公路”发展的顶层框架设计。近年来江苏省一直致力于智慧公路建设,探索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互联互通、建立开放共享的智慧公路管理体系,但仍然缺少规范性指导。建议制定出台相关建设指导意见及规范标准,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避免形成信息孤岛。在推广各类应用软件和智能化服务平台的同时,开放数据结构、接口标准,以便各地可以开展灵活多样又切合自身发展的信息化探索。 

  贵州 

  稳妥推进基层养护道班改组合并 

  建议按照《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第四十六条“公路养护作业单位资质管理办法由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另行制定”的规定,及时研究出台公路养护作业单位资质管理办法,以指导各省工作和推进养护市场化进程。 

  在分类推动养护市场化改革方面,建议与国家分类,与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步骤相适应,到2020年基本建立事权清晰、精简高效、权责一致、运转协调、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的公路管理体制机制。

  稳妥推进基层养护道班、工区改革。针对公路养护特点,对现有的基层养护道班改组、合并。

  根据区域路网特点和自然灾害频次,成立相应的“公路养护与应急保障中心”,并配备必要的设备和机构,承担应急抢险、日常养护和小修保养等公益性服务职能,提供基本的日常公路出行服务保障,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作为应急抢险救援力量推进公路抢通保通。

  对公路大中修养护工程及检测、设计、评价等技术咨询类业务,应逐步实行市场运作。鼓励基层养护单位整合力量和资源,推动下属养护生产单位转企改制,成立养护公司,取得资质认证后,进入养护市场参与竞争。 

  四川

  建议加大燃油税增量资金对西部支持力度

  建议加强制度的顶层设计。明确公路供给侧结构改革方向、范围、内容和标准,为改什么、怎么改提供顶层设计支持;合理确定公路行业服务标准,政府应只是提供最基本的公路交通服务,对个性化的服务,应由市场承担,避免无限责任、无限服务和无限保障,同时合理引导社会需求和公众期望。建议尽快对养护工程管理办法进行修改并出台,目前在四川省很多地方要求大修工程按照基建程序实施,整个周期很长,且增加不必要的程序和费用。 

  建议在燃油税增量资金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公路交通发展基础差,很多等级不达标的路线需要升级改造,地形地质复杂,自然灾害频发。以四川为例,近年来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加上国省干线公路调整增长到4.1万公里后,养护任务更重,政府财力更加捉襟见肘,建议将燃油税增量资金向西部贫困、落后地区倾斜,推行大中修工程国家补助,更好地统筹全国公路养护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数说“十二五”公路养管 

  “十二五”期,在“更好地为公众服务”发展理念和“畅通主导、安全至上、服务为本、创新引领”发展方针指引下,我国的公路养护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公众出行更加安全便捷,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公路养护里程达到438.7万公里,养护比例达到98%;高速公路、普通国道、普通省道、农村公路优良路率,分别达到99.4%、89%、86%和61.1%。 

  “十二五”期,我国开展国家干线公路网监测工作,五年累计监测路面18万公里,重点桥隧211座。 

  五年来,全国累计实施公路安全防护工程近40万公里,整治灾害易发路段2.6万公里,改造危桥1.7万座,共151万延米,全面实现国省干线公路新增危桥处置率达到100%。

  实现国家公路网40%的重点路段、特大桥梁、特长隧道运行状况和运行环境的动态监测,全面启动13个国家区域性公路交通应急救援中心建设。 

  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高速公路ETC联网收费全面完成,ETC用户达到2000万户,主线收费站ETC覆盖率达到100%。

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信息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津ICP备20006083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5021002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