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引擎”是企业跨越发展的不竭动力--路桥企事业--资讯--路桥网
推广 热搜: 路桥  施工  地铁  路面施工  山西  江苏  沥青混凝土  工程  湖北  机械 

“人才引擎”是企业跨越发展的不竭动力

   2018-06-21 中国路桥网吴廷贵0
核心提示:千秋基业,人才为先。对企业的发展来说也是如此,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只有通过发挥人才的创新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对企业的发展来说也是如此,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只有通过发挥人才的创新引领作用,才能人才与企业转型发展实现同频共振。然而,要让“人才引擎”开足马力,既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土壤,又要有激励人才创业创新的氛围和政策,让人才 “引得来”还要“留得下”。要让“人才引擎”真正奔跑起来实,就必须抓好引才、用才、育才三个关键环节,三个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引才要有的放矢,优化人才生态

三国时期思想家刘劭曾说,“一流之人,能识一流之善;二流之人,能识二流之美”,由此表达识人察人者素质的重要性。从人才的输入到企业效益的输出,是一个复杂的链条,哪一关都不能“掉链子”。相对于工业社会的市场竞争,信息时代的人才作用更为关键,得人才者得市场。企业在引进人才时首先要做好充分调研,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要鉴别不同岗位所需要人才的不同特征,才能确保人才“来之能用”。

根据马斯诺的人的需求层次分析,员工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所以,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激励途径和良好的有效的沟通才能留住人才。现在的很多年轻人,他们可能更注重的不是薪水,而是企业给他们的成长空间。企业的使命、价值观,员工工作的意义等,这些也构成企业的人才生态环境,物质激励——高薪,只是其中的一种途径,而更高层次上的需求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等,帮助人才厘清人生目标,建立工作愿景,让人才有目标、有愿景地工作,快乐地享受工作过程,在留住人才中尤为重要,因为唯有远大的愿景和良好的生态氛围才能吸引优秀人才进驻企业。

用才要人岗相适,确保才尽其用

尚贤者,政之本也。“人才”二字,主要是针对智力与劳力并重的人才来说的,这里的“人才”是指既具备劳动能力,又具备智力和思想的高素质人才。企业在选择、管理人才时,要质量与数量并重,务必选择录用能力高、素质高的人才,将选人用人摆在重要位置,最大限度发挥人才的“光和热”,这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良性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善学善思,了解各个岗位的“条条框框”,增长经验阅历、智慧胆识,并学会纵横比较,远近观察,见微知著,才可能成为识人的“行家里手”。

企业要根据人才的素质与经验,结合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给人才设置符合自身能力速度及成长预期的工作或职位,要“压担子”,选派经营管理人才、党务人才等到基层、上挂到机关综合部门进行挂职锻炼培养;对长期在一个部门、一个岗位工作,经历单一的企业人才,要有计划的实行交流或轮岗锻炼培养,使其能够在工作中获得足够的发展、上升空间。满足人才自我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也使得人才在岗位中得到锤炼,反过来也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育才要用心用情,搭建成长平台

精锐之师,良将勇士必不可缺,要良将勇士留得住,就要围绕“用心培育留住人才”上作文章,给各类优秀人才搭建施展本领的舞台、多开拓登高望远的视野,从而跳出原有工作的局限性,为人才的自我成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提供可能性。人才培育是一个长期且系统的过程,绝非朝夕之功,不能一蹴而就,要坚持不懈、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制度创新、工作创新和方法创新。对企业人才管理制度中所存在的不合时宜的制度条约加以剔除,同时引进新的管理机制,建立和健全企业的人才信息网络,通过信息网络来对人才进行管理,使人才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作为路网建设为己任的施工企业,颠沛流离的工作环境,相对艰苦的生活条件,更应该格外关注人才的精神需求和自我成长。企业内部各部门要对每一个员工都有所关注,对其工作愿景和职业规划进行管理,将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员工个人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提高员工的集体意识,并按照其优缺点为其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帮助员工确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路线,让其能更好的发挥自身价值。要抓住新一轮企业改革的时机,有效地利用企业有限的资源,以各种方式努力创造留住人才的条件,让人才为企业创造更多、更大的社会经济价值,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

古语有云:“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是的,人才犹如燧石,激发力度越大,放射出的火花就越闪亮,但是无论是引才、用才还是育才都需要精心管理、用心用情,用良好环境凝聚人才、用优质服务吸引人才、用合理待遇激励人才,才能让“人才引擎”真正成为企业跨越发展的不竭动力。(文/吴廷贵 审稿/朱品成)

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信息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津ICP备20006083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5021002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