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青岛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足迹--路桥科技--资讯--路桥网
推广 热搜: 路桥  施工  地铁  路面施工  山西  江苏  沥青混凝土  工程  湖北  机械 

追寻青岛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足迹

   2007-01-24 [标签:来源][标签:作者]0

编者按

中央新闻采访团去年12月中旬到青岛港,展开了为期5天的落实科学发展观成功经验的专题采访活动。如何走出一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质量效益型道路,青岛港无疑作出了示范。本报特于本期和下期连续刊发深度报道,将青岛港的成功经验与您共享。

2006年12月12日,青岛港前湾三期集装箱码头上,一片繁忙景象,技术工人正紧张地装卸货物。“我们现场工作人员都是手握秒表挖潜力,港口的生产效率已进入了‘秒时代’。”一位青岛港工作人员自豪地说。作为有着优越自然条件的百年老港,青岛港并没有故步自封,2006年11月,港口吞吐量历史性突破2亿吨,集装箱跨越700万TEU大关,实现了持续快速协调健康的发展。她的成功离不开青岛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管理模式: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带领一支过硬的职工队伍,通过切实的政治思想工作创造出了一个和谐稳定的内部环境。

科学发展观 实现跨越式发展

“过去别的港口能干的我们也能干,我们能干的别的港口也能干,没有自己的核心业务,但是现在不同了!”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常德传感慨道,为了选准市场定位,公司对所经营的货种逐一进行市场预测,将集装箱、煤炭、原油、铁矿石、粮食作为五大核心货种;并且重建生产格局,大力实施码头专业化重组,将铁矿石、煤炭、外贸集装箱全部由老港区转移到新港区,实现了专业化管理、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

在黄岛新港区内,随处可见10万吨级、20万吨级、30万吨级巨轮频频进出。看到青岛港如日中天的发展,谁又能想到,在上世纪80年代末,这里原有泊位基本上都是1万吨级的小型泊位。在短短十几年里,一个百年老港蜕变成两个现代化新港,在一片荒沙滩上建成一座崭新的亿吨大港,率先建成了一批世界级的原油、铁矿石、集装箱等大码头。青岛港员工自信满满地说:“世界上有多大的船舶,我们就有多大的码头。”

他们高喊着“有条件要发展,没有条件创造出条件也要发展”的口号,创出具有特殊含义的“1>2”的奇迹,用一个青岛港的能力创出了两个青岛港的业绩,一次又一次地刷新世界纪录,其中,许振超5破集装箱作业世界纪录,孙波6破铁矿石作业世界纪录,纸浆作业12次破世界纪录。港口吞吐量和经济效益等指标不断上升的同时,青岛港人不忘“精忠报国,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

在20万吨级矿石码头,记者注意到一个小细节,船舶正停靠在码头边卸船作业,每个工人都随身带有一把小铁铲、小扫帚,见到船边、车边等边边角角有散落的矿石,马上清扫干净,既保证了颗粒归垛,也保证了不同品质的矿石不混质,同时也保护了环境。“我们每个工人都非常爱惜货物,不仅爱惜贵重货物,对待矿石等大宗散货的一颗一粒也倍加珍惜。”一位码头工人说。

青岛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自主创新步伐,降低能耗变废为宝,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港口职工说:“在港口,看到的就是‘蓝天、绿地、碧水’,空中不见黑烟尘,地上不见沙尘土,水中不见漂浮物,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实现了生产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据介绍,振超团队今年又成功完成了集装箱轮胎吊“油改电”技术改造,填补了这一领域的国际空白,年节约3000万元以上,同时大幅降低了大气和噪音污染。

十几年来,青岛港通过一系列大型的技术改造,使科学技术成为推动港口发展的重要生产力。常德传说:“即便是一项工属具的小改小革,把一根长铁丝变成短铁丝,把一个扁钩头改成圆钩头,只要工人用了方便,实现了安全、高效,降低了成本,那也是革新,都要给予重奖。”

建港指挥部施工二队队长孙永利,是一位在港口工作了39年的老同志,他带领职工以超常规的工作思路创造出超常规的工程建设业绩,被誉为“能工巧匠”队长。2004年以来,在液体化工码头罐基施工中,他带领职工成功创出大型罐基混凝土一次性浇注的历史最快施工纪录,并十次刷新该纪录,被指挥部命名为“永利效率”。孙永利介绍道:“在各个施工环节中,哪怕能够提前一个小时,也要仔细研究,制定最佳施工方案。节支就等于增收,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创新,我们队好了,港口也就跟着好了。”

和谐的环境 港口犹如大家庭

“青岛港不仅要成为亿吨大港口,而且要成为一个大家庭,始终把离退休老同志当作自己的老人孝敬,把职工和农民工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关心,始终做到‘职工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再难也要办好’,一心为民,造福职工。”这是青岛港领导班子常说的话。

前港公司装卸三队副队长农民工朱广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煤炭清车岗位上。在冬季冻煤接卸中,他响亮地喊出了“用热血融化冻煤,用意志战胜严寒”的口号,创造了“轮流砸,交换清,一起扫,底子净”的作业流程,并提出冻煤、粘煤“二次翻”的卸车作业建议,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成为冻煤接卸的重要工艺。2005年,他顺利转为合同制农民工。青岛港还以他的名字命名了员工品牌——“广田清车”。

“我现在已经买了房子,孩子读书的问题单位领导也帮忙解决了,媳妇被安排在港口浴室工作,生活越来越好了!”朱广田笑得合不拢嘴。走进他的家,是个68平米的二手房,房间收拾得干净整洁,孩子上小学六年级,墙上贴满了“三好学生”的奖状。他的妻子说:“自从广田到青岛港工作,我们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现在一个月的工资比以前在农村一年下来还要多呢。做梦也想不到,我们也能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在青岛港,像朱广田这样的农民工有很多。目前青岛港农民工共有5800多名,在这里他们被关心、受重用,已有908人被录用为合同制工人,享受与城市工基本相同的待遇,其中504人担任了班长、副班长,20人担任了副队长,144人入了党,132人入了团。

青岛港视离退休老同志为宝贵财富,开办老年人大学,举办老年人文艺汇演、老年人运动会,邀请老年人回港当顾问等,让他们在港口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用。一位港口职工介绍说:“港口对待每个职工都是一视同仁,无论是离退休老同志,还是农民工,都可以共享港口发展成果,涨工资一起涨,发物品人人有,而且离退休老干部的比在职职工都多。”

“在港口这个大家庭里感觉非常温暖,年年公司都会给我们提高收入、健康查体、跟踪治疗,赠送生日蛋糕等,就连我们的家属都能收到生日蛋糕。”基层职工们说,每逢大年三十晚上,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都要率党政一班人与一线职工一起度除夕迎新年;元旦、春节、五一、国庆节,常总裁和班子成员必然出现在港口生产生活的最基层,慰问坚持生产的干部职工,走访劳模和离退休老同志。


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信息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津ICP备20006083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5021002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