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技助可持续交通一臂之力--路桥科技--资讯--路桥网
推广 热搜: 路桥  施工  地铁  路面施工  山西  江苏  沥青混凝土  工程  湖北  机械 

新科技助可持续交通一臂之力

   2015-12-14 中国路桥网冼巧凤0
核心提示:  可持续交通的发展需要通过技术与创新方案来实现,其基本要求是人们走得好,出行效率高。如果达不到这些要求,则很容易产生燃
   可持续交通的发展需要通过技术与创新方案来实现,其基本要求是人们走得好,出行效率高。如果达不到这些要求,则很容易产生燃油浪费、空气过度污染、经济损失、时间浪费等后果,是不可持续的。

  交通的可持续性可划分为三个方面:社会上的可持续、环境上的可持续和经济上的可持续。只有这三方面都实现了,才能称之为可持续交通。技术创新作为一种解决方案,在交通方面得到了越来越深入的研究,如车联网、无人驾驶、太阳能道路和无人机等。这些技术应用到交通上,可以有效地实现可持续交通。

  为促进可持续交通的发展,11月6日,“城市群可持续发展--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国际论坛”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论坛围绕综合交通协同发展、绿色可持续交通和智慧交通开展,邀请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智能交通企业、国际NGO机构等参与了研讨。其中,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终身讲座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名誉教授麦克·沃顿(C.MichaelWalton)做了题为《通过新技术促进可持续交通发展(Sustainable Transportation Through EmergingTechnology)》的报告,对可持续交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D打印让道路养护更环保沃顿在报告中称,自愈技术、铺设技术、纳米技术和3D打印技术是较为热门的技术。以3D打印为例,全球顶尖咨询机构沃勒斯协会(Wohlers Associates)今年发布了关于全球3D打印产业发展预测显示,到2020年,3D打印技术的市场规模将超过200亿美元,而此前的预测仅为不到100亿美元(见表1)。3D打印技术之所以受到热捧,除了因为其效率高、成效好、成本相对较低外,还因为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目前,3D打印技术已被应用于航天、医学、建筑、汽车、电子等各行业。据了解,一些西欧国家已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公路养护上。今年年初便有媒体报道,德国通过3D打印技术成功制造出了公路防撞墙,工艺高、成效好,且一次成型,减少了材料在工厂与道路之间的运输。节能环保,是实现可持续交通的一个很好的渠道。

  自动驾驶让交通事故率趋于零新兴的自动驾驶技术包括智能刹车、偏离车道警报和阻止偏离车道、自控制巡航控制、智能稳定控制、智能停车、低速自动驾驶和驾驶员疲劳检测无人驾驶阶段。目前,全球车联网技术的发展还处于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的过程。美国《精英日报》(EliteDaily)预测,到2017年,全世界将有60%的汽车加入车联网。现有较为成熟的车联网产品主要有ETC、智能导航和远程服务等。

  安全技术方面,车联网中的汽车可以通过专用短程通信技术(DSRC)或蜂窝系统及长期演进(LTE)联网,也可二者同时运用。联网后,汽车的行驶状态如经度、纬度、时间、朝向、速度、横向加速、纵向加速、偏航率、风门位置、刹车状态、行进角度、前灯状态、雨刷状态、外部温度、拐弯信号状态、车身长度、车身宽度、汽车吨位、保险杠高度等信息,都可以通过车联网获取。安全应用方面,车联网包含监控应用系统、行车安全系统、动态路口系统和交通事件保障系统等。行驶过程中,汽车与汽车会时刻保持互动,如前方碰撞预警(FCW)、电子紧急刹车风险警报(EEBL)、盲点变道提醒(BSW/LCW)、禁止超车提醒(DNPW)、交叉路口移动协助(IMA)和左转协助(LTA)等;汽车与路侧基础设施之间也会保持互动,如弯道速度提醒(CSW),协同式交叉口避撞系统(CICAS-V)等。

  目前,美国工程院已在主要道路进行了测试,参与测试的机动车约3000车次,其中包括多各种类型的机动车,如卡车、巴士、小轿车等。路侧基础设施如交通指示灯等,也在测试的范围之内。在被问及如何通过智能交通系统,实现公路和桥梁的养护智能化时,沃顿表示道路材料是关键,拥有自愈能力的材料可以促使道路养护更加智能化。沃顿认为,未来的交通会变得更加安全,更加便捷,没有交通事故,出行成本较低,交通对空气的污染也会很低,交通真正实现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可持续交通需要新技术支持,而科技的发展关键在于人才。目前车联网技术还远未成熟,需要有更多的专业人才去研发。无论是无人驾驶、无人机应用、云计算在交通领域的应用等哪个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沃顿表示,北京工业大学一直重视交通领域的人才培养工作。美国得克萨斯奥斯汀分校与北京工业大学在培养人才方面的合作,不仅限于论坛交流,美国方面会提供更多的项目合作机会,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与中国的学生一起学习,一起研究,促进交通领域的人才更好地成长,更好的推动新技术在可持续交通中的应用。

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信息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津ICP备20006083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5021002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