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专家期盼中国成功举办“2017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展会.活动--资讯--路桥网
推广 热搜: 路桥  施工  地铁  路面施工  山西  江苏  沥青混凝土  工程  湖北  机械 

国外专家期盼中国成功举办“2017世界交通运输大会”

   2017-06-02 中国路桥网0
核心提示:  6月3日6日,2017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将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围绕着创新引领绿色融合这一主题,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将分享交通
   6月3日—6日,“2017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将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围绕着“创新引领·绿色融合”这一主题,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将分享交通运输业的经验,探讨人类交通发展的未来。这是中国乃至世界交通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国际航行学会联合会副主席希沙姆·希拉勒——“中国建造”交通:助推“一带一路”建设

  中国正在联接世界,世界正在走向中国。

   在“2017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即将启幕之际,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国际航行学会联合会副主席、阿拉伯科技与海运研究院教授希沙姆·希拉勒(Hesham·Helal)。他表示,“中国建造”的交通正走向世界,这也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重要因素。



中国参加国际设计竞标首次中标的巴拿马第三大桥

港珠澳大桥东岛日景

   关注“一带一路”的建设

   希沙姆教授一直非常关注中国的交通运输事业。他告诉记者,运输的未来将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包括保持对交通运输一些前沿概念和技术的高度关注,例如在无人机辅助下的自动驾驶车辆,甚至是完全的无人驾驶技术。

   他表示,这也要求现在必须深入思考如何让一个多层空中交通体系规范、合理地保持运行,以避免在空间上出现拥堵,因为未来空中交通的终端都将以高层建筑的形式出现,以便依照不同高度划分的“道路”层,容纳涌来的空中交通洪流。

   走向世界的“中国建造”

   中国交通运输的发展,是近30年来影响世界的重大事件,中国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已经连续十几年高居世界第一。

   “中国建造”正在走向世界。这不仅仅体现在大规模建设高速铁路、机场、跨海大桥,还包括大力发展的智能交通、城市管网、海事卫星等等诸多系统。大批创新成果问世再迅速得到应用,绵延不绝地创造着财富和价值。

   希沙姆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无疑将极大地巩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外交关系。目前,随着倡议的逐步推进,这一效应已开始显现出来。“这就不仅需要增加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线,还要整合资源、政策和市场,建立与外界的联系。”按计划,中国将发展20个省级地区与全球经济相连路线,这将惠及超过44亿人,而他们将会在未来几十年里建立起牢固的纽带关系。

  创新融合的国际大舞台

   “2017世界交通运输大会”的宗旨是“创新引领下的绿色融合发展”,这表明:中国愿与全世界一起共同面对挑战,让交通运输更好地造福全人类。

   希沙姆非常乐于见到WTC这一交流平台的建成。他认为当前的主要挑战是“安全”,即各国如何维护国际及国内的安全,WTC应将这一问题列入议程,不仅要邀请制造商、供应商和发明人,还应邀请大会成员国与法律制定者来加强和丰富会议成果。

  希沙姆表示,这也是中国迈向交通运输强国的一块重要拼图,一个真正的世界论坛,它将为政、产、学、研提供一个酝酿创新、主导创新、展示创新并最终实施创新的国际化大舞台。

  世界道路协会B3技术委员会主席安德烈·布鲁托——技术创新:未来公路更安全更环保

   法国总统咨询顾问、世界道路协会B3技术委员会主席安德烈·布鲁托受邀出席“2017世界交通运输大会”。近日,布鲁托向记者介绍了对公路交通技术近年的发展与未来趋势。他表示,公路交通的技术与理念在“双进步”,同时信息通讯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将更好地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使未来公路交通更趋现代化、更安全。

   对于近20年来公路交通领域取得的进步,布鲁托表示,比如设计和工程技术更加环保,开始更多地考虑当地居民的意愿,对客户的服务也更为多样化和人性化等。

   除了技术进步要,关于公路交通的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为了满足公众越来越多样的出行需求,提高流动性已成为公路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的主要出发点。近年来各国公路交通对流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大城市周边迅速发展的郊区和卫星城新增了大量交通需求,并加剧了城市拥堵等交通问题。

   面对上述这些困难,一些创新已经开始发挥作用。得益于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拼车、汽车共享、大公司组织的公共车队,以及设置远郊公交车,利用高速公路增加了郊区居民往返市中心的流动性。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已成为未来交通的一个趋势。

   在谈及公路交通的愿景时,布鲁托认为,未来交通的基础设施将远远优于当前的水平。以法国的国家规模为例,公路里程总数将超过百万公里,连接全国所有城乡的公路网将如毛细血管般精细严密。未来要在合理利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拓展,这样能保持一个可持续的财政支持。

   未来公路交通还将更多地考虑各地区的差异性,据此选择建设公路的类型,还将更趋现代化,通过技术创新以提高安全性,融入当地环境并减少污染,提供更为广泛和高效的信息服务支持等。对于解决大都市出行需求增加和严重拥堵问题,信息和通讯技术能够在优化交通流动性方面大显身手。

  美国工程院院士迈克尔·沃尔顿博士——中国交通:方方面面让世界惊叹

  荣获总统奖、进入交通发展名人堂、获得乔治·巴特利特奖(土木工程最高奖)……美国工程院院士C.迈克尔·沃尔顿(Michael Walton)如今更感兴趣包括智能交通在内的未来事物,以及为其他国家交通发展传授经验。

   近日,他将从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启程,参加在北京举行的2017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并受邀作主旨发言。作为中国同行的老朋友,近年来,他一直积极地与中国同行探讨交通新技术和新理念。

   在今年1月10日于华盛顿举办的中国公路学会WTC招待会上,沃尔顿作为大会咨询委员会联合主席在致辞中说,中国交通发展引起世界的关注,在建设技术与智能交通方面的发展令人赞叹,“应邀成为WTC咨询委员会联合主席,我深感荣幸,我一定尽职尽责,为大会成功发挥作用。”

  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谈到中国交通事业时,他表示最深刻的印象是“20年来,中国的交通运输体系和中国人的流动性同时发生巨变”。他说,中国创造性地将主要高速公路变成可控制的网络,且收费设施先进;在主要水域建起世界一流的桥梁结构;铺设速度令人惊叹的高速铁路网络;特别近来设计和制造的大型商用客机C919,以及作为新兴经济大国重要组成部分的汽车工业,等等。

   沃尔顿认为,中国交通事业的发展为经济实力增强做出了有力支撑。“交通网络是直接促进生产性经济活动的手段之一,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强大,人员和货物流动性必然加强,中国也会受益于此。”

   关于中国交通事业的国际合作,沃尔顿说他很赞赏中国人在与国际同行交流时虚心学习的态度。一直以来,中国同行积极参与交通运输系统的技术、规划、运营、维护,以及设计和开发现代交通系统的国际活动和会议。

  “交通运输安全是对所有国家具有重大意义的话题,每个国家都在考虑减少交通事故造成的人身伤亡,在探索相关路径时,各国可以通过与他国联合项目实现。”沃尔顿举例说,例如,无人驾驶车辆的技术正在迅速发展,也许通过减少碰撞来扩大在安全方面的合作,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而智能高速公路中有许多这样的概念,其协作能力可能对未来的无人驾驶有帮助。

   对于刚刚结束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沃尔顿认为,一般而言,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直接提高生产力的社会经济活动。“虽然我不知道太多细节,但我相信这个倡议有它独特的价值”。

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信息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津ICP备20006083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5021002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