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钢结构桥梁推广应用技术论坛在石家庄召开--展会.活动--资讯--路桥网
推广 热搜: 路桥  施工  地铁  路面施工  山西  江苏  沥青混凝土  工程  湖北  机械 

全国钢结构桥梁推广应用技术论坛在石家庄召开

   2016-06-06 中国路桥网0
核心提示:  钢结构桥梁在我国发展已经有百余年历史,在公路行业也应用近百年,但至今不得不面临一个尴尬的现实:到2014年底,我国公路钢
   钢结构桥梁在我国发展已经有百余年历史,在公路行业也应用近百年,但至今不得不面临一个尴尬的现实:到2014年底,我国公路钢、钢混结构桥梁分别只有584座和1293座,占比仅0.08%和0.17%,远低于美日法等发达国家平均的53.7%。当前,我国钢产量出现结构性过剩,作为钢产量第一的大国,2015年,全国钢铁产能12亿吨,实际年产量在8亿吨,钢材的价格长期在低位徘徊。在国家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大力推进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全行业大力推行全寿命理念的大背景下,公路行业与钢铁行业联手,加快钢结构桥梁在公路的推广应用,意义重大。

  6月6日,由中国公路学会、河北省科协、河北省交通运输厅、耐蚀钢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同主办,河北省公路学会、河北省交通规划研究院、河钢集团钢研总院承办的“全国钢结构桥梁推广应用技术论坛”在石家庄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供给侧改革与中国钢结构桥梁建设”。   

  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高金浩、河北省科协主席李宗民到会致辞。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翁孟勇在讲话中指出,本次论坛的主题是钢结构桥梁技术的推广应用。今年全国两会,不少代表委员提出关于钢结构桥梁建设的相关建议,引起了有关主管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今天的会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的。

  翁孟勇强调,大家知道,近年来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很快,公路桥梁已经达73.53万座,但钢结构桥梁的占比极少,只占不足1%,发达国家一般在30%左右。当然,各国的发展情况不同,我国钢桥占比低,与我们的发展阶段、理念、技术都有关系。近期到很多工地,很多专家提议,我国的钢桥时代什么时候才能到来,现在就正当其时。对此观点很有同感,本人虽不是学桥梁、冶金的,但长期从事行业管理的经历,让我感到,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行业发展水平到了这个阶段,以前是不敢用、用不起,现在面临行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在去产能、加快供给侧改革需求的大背景下,提高钢结构桥梁在行业的应用,可以实现双赢。个人认为,我国在钢结构桥梁建设、使用的技术是成熟的,其优点也是十分明显的,近年来我国特大桥梁是以钢结构为主的,拥有很多的自主知识产权。

  翁孟勇指出,钢结构桥梁自重轻、跨径大、耐久性强于混凝土桥梁,全寿命的成本低。原来困扰钢结构桥梁的推广,主要来自于成本,但现在看,核心是这个成本怎么算法。现在经过测算,钢桥和混凝土桥的性价比越来越接近,相差不足10%,如果按全寿命的成本来测算,钢桥的优势就很明显。钢桥寿命一般能达到百年,欧洲有很多钢桥,150年了还在使用。而混凝土桥一般只有50年。如果再算上,钢桥还便于回收,没有废料污染。钢结构还是一种独特的优势,如果从排放的角度看,钢材比混凝土有很大优势。水泥混凝土的污染排放、废弃物回收利用等,按全寿命看,钢明显低于混凝土。

  翁孟勇指出,当前供给侧改革,钢结构的推广利用,对去产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现在公路交通每年用钢1500万吨,公路每年要新建2.8万座桥梁,加之大量危桥的改造,如果这些桥梁中钢桥占比有较大提升,那对我们整个钢的去库存,提高产能利用率,作用将很可观。站在公路交通人的角度,我们也呼吁钢桥时代的来临,钢桥在安全性、耐久性及养护、寿命上,比混凝土要好,原来是用不起、不会用、不敢用,现在是可以更加经济地用。

  最后,翁孟勇强调,钢桥优势明显,但钢桥也有自己的问题,这些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加以解决。以后会有两大方面要引起重视,一是引起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重视,得到国家、政府在产业政策方面的支持;二是业内人士需深入研究,从经济、耐久、实用技术方面深入研究,大力创新,为钢桥的更大范围、更深领域应用创造条件,这是今天的论坛的重要内容。

  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邓文中,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耐蚀钢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柯伟,以及来自中交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铁道部科学研究院、河北交通规划院、中国钢结构协会桥梁分会、河钢集团、鞍钢及宁波路宝集团的共9位专家、学者,就我国钢结构桥梁及其材料的发展历程、应用现状、技术难点、发展前景等做了深度报告。来自全国近20个省区市公路交通设计、建设及企业单位的代表300多人出席论坛。
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信息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津ICP备20006083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502100290号